前天,我和阿半在深夜从私人影院出来后,准备扫一辆ofo,回到我们爱的小巢。
但在扫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手机马上就要没电了,真的小母牛摸电门,急麻了。
我慌乱中租了个共享充电宝把点续上了,忍不住感慨伟大的互联网时代,本以为是共享经济江湖救急,没成想是中了商家奸计。
等我第二天想要还充电宝的时候,真的小母牛借饲料,是有借无还。
走遍了小区周围五公里,愣是没看见一个能还充电宝的点。
几天之后,当我再想起这个事儿的时候,已经被扣了99块钱。
看到这笔巨款没了,当时我真的是小母牛蹦迪,脑瓜子嗡嗡的。
作为一个健忘人士,我发现,这几年用共享充电宝的人越来越多,被这个东西痛宰一刀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不知道,共享充电宝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东西,其实暗藏着各种花招,随时准备刺杀你的钱包。
共享充电宝为什么充电慢,而且巨难还?
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到底准备了多少噶韭菜套路?
共享充电宝真的是靠卖充电宝挣钱的?
大家好,我是带你扒下行业底裤,露出各种商业内幕的名侦探牛腩。
今天,我们将一起掀开共享经济的底裤,去探寻充电宝狠噶韭菜的隐秘真相。
1
很多人对共享充电宝的认识,还停留在那个“共享充电宝混战”的年代。
那时候的共享充电宝,要么前一两个小时免费,要么象征性的每小时收一两块钱,四舍五入和不要钱白用一样。
有时候你甚至会怀疑,这些企业是不是主营业务是搞慈善的,打着商业的旗号背地里猛刷功德。
但是,天下从来就没有白给的午餐,如果有,那肯定也叫“用户教育”。
等我们习惯了使用共享充电宝续命的生活,这些蛰伏已久的企业,就要开始加倍奉还了。
首先,就是肉眼可见的“价格暴涨”。
以前的共享充电宝,一两块就能用半天,现在呢?
上来就要你五六块的“起步价”,拿的稍微久点,它能从你身上挣好几个充电宝的钱。
有的企业可能自己也觉得,定价这样“超级加倍”很有可能会吓跑用户。
怎么办呢?
于是他们就创造性的“改良”了收费标准,从一小时一算,改成半小时一算:
虽然实际上的价格翻了一倍,但是大大削弱了用户的感知,很多人不仔细,都不知道涨价了,被一顿猛割。
除了这样摆在明面上的“阳谋”,共享充电宝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整了更多狠活:
比如,场所不同,定价不同。
在一些人流量大,生意火爆的场所,很多企业的共享充电宝都会“趁火打劫”:
比如前段时间,在西湖周边,有些共享充电宝的价格,竟然能飙到10块一小时。
这价格,爱迪生看了都摇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用的是祖传秘方发的电呢。
而且更离谱的是,这样的“价格歧视”并不是景区独有的,你在同一栋楼里挣钱宝怎么提现,也可能遇到一楼比二楼的充电宝更贵的情况。
而且我去调查的时候,我发现同一个企业同一型号的柜机,在大厅只要3块一小时,但是在10米外的饭店里,身价就悄悄上升了一块钱。
至于为什么两个相近的柜机,却出现了定价不同的问题,等看到后面你就明白了。
可以说,现在使用共享充电宝,就如同开盲盒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次能扫出来多么离谱的价格。
在KTV、酒吧、电影院、车站等高人流、高需求的地方,共享充电宝经常会呈现出一种“趁人之危”的拟人行为。
你越是着急,越是充电不方便,越是人多,人家价格就越高。
2
手机作为一种“体外器官”,抢救费贵点也就算了,但是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说龟速都辱龟了。
很难想象,在2202年,库克都舍得给配20W“快充”了,而你却可能被迫忍受5V2A。
就这,真用的时候,可能还会再打个折。
如此之低的输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折磨,但是对企业来说,那真的是爽到。
毕竟用户充电的速度越慢,租用的时间就越长,而且万一用户大意了,没有闪,带回家里,那客单价是直线上升,基本上一个人就cover掉了整个充电宝的成本。
成本不到三四十的充电宝,标给用户的“买断价”都在一百左右,甚至有些能卖到两百三百。
这是什么行为?
达利特逆袭婆罗门啊。
想想吧,一个N手的充电宝,充电慢、容量低、质量还一般,但是卖给用户的价格,却是中高端主流充电宝都望尘莫及的。
都给共享企业赢麻了。
这些还不算完,共享充电宝最让人感觉魔幻的是:
好借难还。
这里的难还,包括但不限于“找不到机柜”“企业不同不能还”“同企业型号不同不能还”“机柜满了不能还”等等。
而且,你或许很难想象,有些时候这些归还成本,是被故意拉高的。
曾经有一次,我去一个极其小众的咖啡馆体验洗手间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那天下着小雨,不管是街上还是店里,除了半死不活的店员,一个人都没有,我在前台柜机扫了个充电宝,想白嫖个“免费时间”就走。
等五分钟后我从洗手间出来的时,我发现被嫖的竟是我自己,店里还是一样的冷清,但柜机却满了,想还还不了。
正好那个共享充电宝也是一个极其小众的牌子,据我最近的点,在几公里之外,而且不一定有空位。
那天我很狼狈。
后来据某个做过地推的业内人士跟我说:企业在给商家布置机柜的时候,会安排很多“冗余”。
比如一个机柜只能放10块充电宝,但是企业会给商家提供15甚至20块。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机柜,而且还能让想还的人,多花时间去找别的机柜去还,多挣一点是一点。
万一忘了或者嫌麻烦“买断”了,那就又是赢中赢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有补救措施的。
可能是这几年被投诉多了,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共享充电宝企业,都有暂停订单的功能,但是具体的操作要么放的很不起眼,要么干脆就隐藏起来。
消费者想要暂停计费,很多情况下,只有主动联系客服才能暂停。
虽然这个电话不一定打得通,但试一试,要比吃个哑巴亏强。
建议大家可以多多转发这期内容,让身边那些经常被共享充电宝噶韭菜的朋友,多个补救的机会。
3
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会出现“一个机柜一个价”的情况?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共享充电宝企业与线下商家的分成模式:
企业与商家共同分润。
也就是说,当你在线下商铺里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时候,你的钱最后是企业和门店来按比分成。
根据店铺的场景、客流量的不同,企业与商家之间的分成模式也有很多区别。
比如像酒吧、KTV、洗浴中心这种高消费的场所,在行业内就被称为“优质资源”,对每个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这些地方就相当于一片茂盛的韭菜园,谁抢到谁就越有优势。
像这种兵家必争之地,每个企业都想搞个“排他协议”,让所有产出都归自己。
怎么做呢?交入场费。
在激烈的竞争下,报价一家比一家高。
根据某大电科技的招股书显示,19年到20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大电企业的进场费,从一年1.41亿,飙升到了3.02亿,总成本的20%都用来交入场费了。
根据网上流传的一张图片显示,某些场所的共享充电宝入场费,高达一年百万。
除了离谱的入场费,共享充电宝还要和店铺商家搞“分成”。
早些年,一些普通商家的分成,可能只占2到3成,但最近这几年,很多地方都是5成起步。
好一些的店铺,甚至能分到7-8成,一些“黄金店铺”甚至能拿到9成。
甚至有些商家要求,进驻的前几个月,拿到100%的分成。
为了挣这个钱,很多店甚至把原先有的插座都拆了,没有需求,那就创造需求嘛。
根据研报显示,共享充电宝的成本结构中,入驻商户的成本就占了46.8%,属于是竞争最激烈的大头:
成本这么高,还怎么搞增长,讲故事,要融资呢?
只能再苦一苦用户了。
4
涨价挣钱宝怎么提现,让用户分担高额的竞争成本,就成为了整个行业共同的选择。
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搞价格歧视,搞一些明里暗里的骚操作,最终目的还是要从用户身上吸血,支持他们继续搞恶性竞争,卷死其他企业。
最后,“剩者为王”,赢家通吃。
打车、外卖、单车、卖菜…这几年有太多的行业,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本,忠实的演着这其中的每一幕:
从浪潮来临,风口吹猪,再到资本入局,群雄割据,最后败者食尘,而活下来的几个“巨头”,并不是他们有多少核心技术,有多受消费者喜爱,他们只是撑到了最后。
再然后,就是躺在大战后的血海尸山上,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吹嘘自己功成名就的奋斗之路。
但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却似乎永远徘徊在这场资本游戏的边缘角落,没人重视,也不会有人在乎。
只能说,这个魔幻的世界,不应该还穿着如此华丽的底裤。
———END———
限 时 特 惠: 萌心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929444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副业库立场!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